• 沈周、文徵明肖像圖
  • 沈周、文徵明肖像圖
  • 沈周、文徵明肖像圖
  • 沈周、文徵明肖像圖
  • 沈周、文徵明肖像圖
  • 沈周、文徵明肖像圖

沈周、文徵明肖像圖

  • 藏品類型:
    繪畫 - 書法
  • 作者:
    佚名
  • 年代:
    明(1368-1644)
  • 裝裱形式:
    冊頁
  • 材質:
    設色紙本/絹本
  • 尺寸:
  • 藏品編號:
    3028. al
  • 內容:

    〔一〕沈周像
    本幅

    題跋:
    人謂眼差小,人謂頤太窄。我自不能知,亦不知其失。面目何足較,但恐有失德。苟且八十年,今與死隔壁。此石田先生自贊也,偶見幼溪所臨,為錄其上。壬戌臘八日[1563]。

    後學文嘉。

    印章:
    文嘉印、文休承印(白文連珠方印)

    鑒藏印:
    青笠綠簑齋藏(朱文長方印)、項元汴印(朱文方印)、墨林生(朱白文方印)、神游心賞(朱文方印)、謝氏林邨(白文方印)、尋常百姓(白文方印)、項子京家珍藏(朱文長方印)、林霄鑑賞(朱文方印,鈐對頁)、林氏小小脈望館(白文長方印,鈐裱邊)

    跋尾
    題跋:
    世家于長洲之相城,沈氏孟淵者,以儒起家。永樂間被荐,不受官,終身遯處。好自標置,恒着道衣,逍遙林舘間,每日設酒食以待賓客,惟恐不至。以其豪俠比之顧仲瑛云。二子:南齋貞吉、同齋恒吉,皆善唐律,工染翰,不可以金錢購取,家庭之間自相酬唱。同齋之子曰石田先生,名周,字啟南,晚更自稱曰白石翁。至今吳中雖市夫竪子,無不知有白石翁者。大要得聲翰墨間,其丹青超聖入神,雖北苑、巨然、徐熙父子復出,弗能過也。書類山谷老人,詩則白香山,兼情事,雜雅俗。當所意到,亹亹不休。博學無所不通,多著書,而皆非先生之至者。先生有經世資而不為用,盖若隱若俠,又恂恂內行,淳備篤實君子也。自其少時,天才溢發,為文援筆立就則已,不肯治舉子業,以故得專意讀書。築別業于田間曰「有竹居」,耕讀其中。佳時勝日,必具酒招友,從容談咲,出所蓄古圖書器物,相與撫弄品題以為樂。晚歲名益盛,客至亦益多,戶屨常滿。先生既老,而聰明不衰,酬對終日,不少厭怠,風流文物,照暎一時,百年來東南文物之盛,盖莫有過之者。

    泰昌改元[1620]長至日,後學陳元素識。

    印章:
    元素(朱文長方印)

    鑒藏印:
    林霄陳欽珍藏書畫(朱文長方印)、蘭陵(朱文圓印)、臥菴老人(白文方印)、吳門繆氏珍賞(朱文長方印)

    〔二〕文徵明像
    本幅

    款識:
    文待詔小像。

    印章:
    羣玉居士(白文方印)、

    鑒藏印:
    繆曰藻:曰藻(朱文方印)、蘭陵文子收藏(朱文長方印)
    ​其他:玄山□□(朱文方印)、躬行堂印(朱文方印)、林霄鑑賞(朱文方印,鈐裱邊)

    跋尾

    題跋:

    《文先生傳》,吳郡王世貞元美著。

    余讀太史公敘致九流,顧獨不及文章家言,詎藝乎哉?誦者少其貶詘節義,然至於傳田叔、司馬相如,抑何其詳亹猒志也?范詹事為《漢書》,稍稍具列,《獨行》、《文苑》稱有尚矣夫!余自燥髮時,則知吾吳中有文先生。今夫文先生者,即無論田畯媍孺裔夷,至「文先生」嘖嘖不離口,然要間以其翰墨得之。而學士大夫自詭能知文先生,則謂文先生負大節,篤行君子,其經緯足以自表見,而惜其掩於藝。夫藝誠無所重文先生,然文先生能獨廢藝乎哉?造物柄者不以星辰之貴而薄雨露,卒亦不以百穀之用而絕百卉,盖兼所重也。文先生者,初名璧,字徵明,尋以字行,更字徵仲。其先蜀人也,徙廬陵,再徙衡為衡人。至元而有俊卿者,以都元帥佩金虎符填武昌。次子定聰,為散騎舍人。定聰次子惠,為吳贅,遂為吳人。惠子洪,為淶水教諭。教諭子溫州守林則,先生父也。先生生而外椎,八九歲語猶不甚了了,或疑其不慧,溫州公獨異之曰:「兒幸晚成,無害也。」先生既長,就外塾,穎異挺發,日記數百千言。嘗從溫州公宦於滁,以文贄莊㫤郎中,莊公讀而奇之,為詩以贈。然先生得其緒於門人,往往舍下學而談上達,因絕口不名莊氏學。歸為邑諸生,文日益進。年三十,而溫州公以病報,先生為廢食挾醫而馳,至則歿三日矣。慟哭且絕,久之乃蘇。郡僚合數百金為溫州公賻,先生固謝不受,曰:「勞苦諸君,孤不敢以生污逝者。」其郡吏士謂溫州公死廉而先生為能子,因修故卻金亭以配前守何文淵,而紀其事。先生服除,益自奮勵,下帷讀,恒至丙夜不休。於文師故吳少宰寬,於書師故太僕李應楨,於畫師故沈周先生,咸自愧歎以為不如也。吳中文士秀異祝允明、唐寅、徐禎卿日來遊,允明精八法,寅善丹青,禎卿詩奕奕有建安風。其人咸跅馳自喜,於曹偶無所讓,獨嚴憚先生,不敢以狎進。先生與之異軓而齊尚,日懽然亡間也。俞中丞諫者,先生伯父中丞公同年也,念先生貧而才先生,欲遺之金,謂曰:「若不苦朝夕耶?」先生曰:「朝夕饘粥具也。」俞公固指先生藍衫曰:「敝乃至此乎?」先生佯為不悟者,曰:「雨暫敝吾衣耳。」俞公竟不忍言遺金事。一日,過先生廬,而門渠沮洳,俞公顧曰:「通此渠,若於堪輿言,當第。」先生謝曰:「公幸無念,渠通當損傍民舍。」異日,俞公自悔曰:「吾欲通文生渠,柰何先言之?我終不能為文生德也。」先生業益精,名日益重。寧庶人者浮,為慕先生,貽書及金幣聘焉。使者及門,而先生辭病亟,卧不起,於金幣無所受,亦無所報。人或謂:「王,今天下長者。朱邸,虛其左而待,若不能效枚叔、長卿曳裾樂耶?」先生笑而不答。亡何,寧竟以反敗。於是尚書李公充嗣撫吳中,薦先生於朝,而先生亦自以諸生久次,當貢至京,吏部試而賢之,特為請超授翰林待詔。翰林楊先生慎、黃先生佐、吏部薛君蕙,名能博精,負一世才,以得下上先生為幸。大司寇林公俊尤重之,間日輙為具召先生,曰:「坐何可無此君也!」先生為待詔可二年,修國史,侍經筵。歲時上尊餼幣,所以慰賜甚厚。然居恒邑邑不自得,上疏乞歸,寢不報。又一年,當滿考,先生逡巡弗肯往,再上疏乞歸,又不報。亞相張公者,溫州公所取士也,用議禮驟貴風先生主之,先生辭。上相楊公以召入,先生見獨後。楊公亟謂曰:「生不知而父之與我友耶?而後見我?」先生毅然曰:「先君子棄不肖三十餘年,而以一字及者,不肖弗敢忘也,故不知相公之與先君子友也。」竟立弗肯謝。楊公怏甚,久之曰:「老誖甚,愧見生,幸寬我。」至是,楊與張公謀欲遷先生,而先生愈迫欲歸,三上疏,得致仕。御史鄭洛請留先生為翰林,重朝論韙之。先生歸,杜門不復與世事,以翰墨自娛。諸造請戶外,屨常滿,然先生所與從請,獨書生、故人子屬,為姻黨而窘者,雖強之,竟日不倦。其他即郡國守相連車騎,富商賈人珍寶填溢於里門外,不能博先生一赫蹏。而先生所最慎者藩邸,其所絕不肯往還者中貴人,曰:「此國家法也。」前是,周王以古鼎古鏡,徽王以金寶瓶、他珍貨直數百鎰贄,使者曰:「王無所求於先生,慕先生耳。盍為一啟封?」先生遜謝曰:「王賜也,啟之而後辭,不恭。」竟弗啟。四夷貢道吳門者,望先生里而拜,以不得見先生為恨。然諸所欲請於先生,度不可,則為募書生、故人子、姻黨,重價購與,以故先生書盡海內外,往往真不能當贗十二。而環吳之里居者,潤澤於先生之手幾四十年。先生好為詩,傅情而發,娟秀妍雅,出入柳柳州、白香山、蘇端明諸公。文取達意,時沿歐陽廬陵,書法無所不規,倣歐陽率更、眉山、豫章、海岳,抵掌睥睨,而小楷尤精絕,在山陰父子間。八分入鍾室,韓、李而下所不論也。丹青遊得象外理,置之趙吳興、倪元鎮、黃子久坐,不知所左右矣。先生門無雜賓,故嘗授陳道復書,而陸儀部師道歸自儀部,委質為弟子。其最蓋[善]後進者,王吏部穀祥、王太學寵、秀才彭年、周天球。而先生之二子彭、嘉亦名,能精其業,時時過從,談榷藝文,品水石,記耆舊故事,焚香燕坐,蕭然若世外。而吳中好事家,日相與載酒船,候迎先生湖山間,以得一幸為快。雖孺子亦習知先生名,至市井間強勉為善者,其曹戲之曰:「汝豈亦文某耶?」先生事其兄奎恭甚,內行淳固,與吳夫人相莊白首也,生平無貳色,足無狹邪,履貧而好施,周人之急甚於己,見以為峻潔自表,而待人溫然,無少長、無敢慢。至九十猶矍矍不衰,海內習文先生名久,幾以為異代人,而怪其在,謂為仙且不死。己未,為御史嚴杰母書塟誌,擲筆而逝,翛然若蛻者。諸生奔訃上其事臺使者,祀先生於學宮。先生詩文集若干卷,有《甫田集》行於世。丈夫子三人,彭為國子博士,嘉為吉水訓導,臺先卒。諸孫曾中多賢者。

    王世貞曰:吳中人于詩述徐禎卿,書述祝允明,畫則唐寅伯虎。彼自以專技精詣哉,則皆文先生友也,而皆用前死,故不能當文先生。人不可以無年,信乎!文先生蓋兼之也。先生晚而吳中人以朱恭肅公希周並稱,夫朱公者,恂恂不見長人也,何以得此聲先生哉?亦可思矣!余向者東還時,一再侍文先生,然不能以貌盡先生。而今可十五載,度所取天下士,折衷無如文先生者,廼大悔。與先生之子彭、孫元發撰次其遺事。

    萬曆戊戌春,益既得祝草《赤壁》二賦,賦雖家誦戶讀之文,然張錢結構須釋文,猶經之須傳也。妄意以為非文祖筆誰能左氏哉!自嘲自解,正在徬徨,何幸延津果合!隨於是冬復遇文祖楷行二書及圖,圓滿快足,仍用購祝故事得之。貧兒暴富,恐坡仙擬漢未可當益也。前年己巳,既神於蜀役;今年甲戌,忽創於辯才,廼為合祝而石之,併書王傳于後,俾玩讀之際,景行高山,游藝之於據依,果星辰雨露百穀百卉云乎哉!

    崇禎七年歲在甲戌[1634]仲冬二日長至之辰,外從曾孫薛益頓首拜手敬識,時年七十有二。

    印章:
    薛益(朱文方印)、虞卿(朱文方印)

    鑒藏印:
    小小脈望館鑑藏(朱文長方印)、林霄審定(白文方印)

    流傳
    1. 項元汴(1525-1590)
    2. 謝淞洲(約18世紀)
    3. 繆日藻(1682-1761)
    4. 畢瀧(1733-1797)
    5. 張履謙(1838—1915,石刻本現藏蘇州拙政園「拜文揖沈之齋」)
    6. 華氏後真賞齋藏(據The Art of Wen Cheng-ming)

    著錄
    周道振:《文徵明年譜》,卷八,頁767。

    展覽及圖錄
    1. Edwards, The Field of Stones, a study of the art of Shen Zhou, (Washington : s.n. 1962). 
    2. Richard Edwards, The Art of Wen Cheng-ming, (Ann Arbor: University of Michigan, 1976), pp.20-23, cat. no. 1.
    3. Asia House Gallery(紐約亞洲畫廊), New York, 7 April-7 June, 1976. 

    藏品說明及補充
    周道振先生《文徵明年譜》言:「吳縣張履謙得沈周及文徵明像,構拜文揖沈之齋於補園,勒石齋壁。」現在的拙政園後面的補園,可見此套冊頁全部勒石齋壁。另周道振《文徵明年譜》言及薛益重抄王世貞《文先生傳》,糾正了王氏關於文徵明父親文林卒年的錯誤。
     
    研究文章
    龍德俊:〈書家寶筏:薛益(1563─約1642)小楷〈文先生傳〉跋語所見其家世、晚年生平及收藏兩件〈赤壁賦〉考〉,發表於2020年蘇州博物館清代藏家國際研究會,待刊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