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祝允明  小楷黃庭經冊
  • 祝允明  小楷黃庭經冊
  • 祝允明  小楷黃庭經冊
  • 祝允明  小楷黃庭經冊
  • 祝允明  小楷黃庭經冊
  • 祝允明  小楷黃庭經冊
  • 祝允明  小楷黃庭經冊
  • 祝允明  小楷黃庭經冊
  • 祝允明  小楷黃庭經冊
  • 祝允明  小楷黃庭經冊
  • 祝允明  小楷黃庭經冊
  • 祝允明  小楷黃庭經冊
  • 祝允明  小楷黃庭經冊
  • 祝允明  小楷黃庭經冊
  • 祝允明  小楷黃庭經冊
  • 祝允明  小楷黃庭經冊
  • 祝允明  小楷黃庭經冊
  • 祝允明  小楷黃庭經冊
  • 祝允明  小楷黃庭經冊
  • 祝允明  小楷黃庭經冊
  • 祝允明  小楷黃庭經冊
  • 祝允明  小楷黃庭經冊
  • 祝允明  小楷黃庭經冊

祝允明 小楷黃庭經冊

  • 藏品類型:
    書法
  • 作者:
    祝允明(1461-1527)
  • 年代:
    明(嘉靖丙戌[1526])
  • 裝裱形式:
    冊頁
  • 材質:
    水墨紙本
  • 尺寸:
    冊頁十三開二十六頁(另前副葉一開,後副葉八開十二頁) 各頁縱:19.6 橫:7.7厘米(本幅),縱:20.4 橫:2.5厘米(題簽),縱:26.7 橫:23.4(引首:1)縱:23.4 橫:21.2厘米(引首:2),各頁縱:19.6 橫:7.5厘米(跋尾:1~4),各頁縱:23.4 橫:21.2厘米(跋尾:5~6),縱:各頁26.7 橫:23.4厘米(跋尾:7~9)
  • 藏品編號:
    3002. al
  • 內容:

    封面
    題簽:
    祝京兆黃庭經墨蹟。神品上上。研樵書籤。

    印章:
    研樵(朱文長方印)

    引首
    題跋一:
    嘉慶癸酉歲[1813]六月十二日,孫星衍觀於虎邱。

    印章:
    孫星衍印(白文方印)

    題跋二:
    張問陶同觀。

    題跋三:
    後一日,泉唐何元錫、劉炢人、吳江陸繩同觀於胥江舟次。

    印章:
    何元錫印(白文方印)、劉炢人印(白文方印)、陸繩印信(朱白文方印)

    鑒藏印:
    貴陽景氏(朱文長方印)、文正舊藏子子孫孫永寶之(白文方印)、高陽李宗侗玄伯珍賞(白文方印)、潘祖蔭(白文方印)、吳門王月軒珍藏書畫記(朱文方印)

    本幅
    釋文一:
    《黃庭經》
    老子閒居作七言,解說身形及諸神。上有黃庭下關元,後有幽闕前命門。呼吸廬間入丹田,玉池清水灌靈根,審能脩之可長存。黃庭中人衣朱衣,關門壯籥合兩扉。幽闕俠之高巍巍,丹田之中精氣微。玉池清水上生肥,靈根堅固老不衰。中池有士衣赤衣,田下三寸神所居,中外相距重閉之。神廬之中當脩理,玄膺氣管受精荷,急固子精以自持。宅中有士常衣絳,子能見之可不病。橫立長尺約其上,子能守之可無恙,呼吸廬間以自償。保守完堅身受慶,方寸之中謹蓋藏,精神還歸老復壯。使以幽闕流下竟,養子玉樹令可壯。至道不煩無旁午,靈臺通天臨中野。方寸之中至關下,玉房之中神門戶,皆是公子教我者。明堂四達法海源,真人子丹當吾前。三關之中精氣深,子欲不死脩崑崙。絳官重樓十二級,宮室之中五氣集。赤城之子中池立,下有長城玄谷邑。長生要妙房中急,弃捐淫慾專守精。寸田尺宅可治生,繫子長留心安寧。觀志遊神三奇靈,閑暇無事心太平。常存玉房神明達,時念太倉不飢渴。役使六丁神女謁,閉子精路可長活。正室之中神所居,洗身自治無敢汙。歷觀五臟視節度,六腑脩治潔如素,虛無自然道之故。物有自然道不煩,垂拱無為身體安。虛無之居在幃間,寂寞曠然口不言,恬淡無欲游德園。清淨香潔玉女存,脩德明達道之門。作道優游深獨居,扶養性命守虛無,恬淡無為向思慮。羽翼已成正扶疎,長生久視乃飛去。五行參差同根節,三五合氣要本一。誰與共之斗日月,抱玉懷珠和子室。子能知之萬事畢,子自有之持勿失,即得不死入金室。出日入月是吾道,天七地三迴相守,升降進退合乃九。玉石珞珞是吾寶,子自有之何不守。心曉根基養華采,順天服地合藏精。九原之山何亭亭,中住真人可使令,內陽三神可長生。七日之五迴相合,崑崙之山不迷誤。蔽以紫宮丹城樓,俠以日月如連珠。萬歲昭昭非有期,外本三陽神自來,內養三陰可長生。魂欲上天魄入泉,還魂返魄道自然。璇璣縣珠環無端,迅牝金籥常完堅。載地縣天周乾坤,象以四時赤如丹。前仰後卑各異門,送以還丹與玄泉。象龜引氣至靈根,中有真人巾金巾,負甲持符開七門。此非枝葉實是根,晝持夜思可長存。仙人道士非有神,積精所致為專年。人皆食穀與五味,獨食太和陰陽氣,故能不死天相既。試說五臟各有方,心為國主五藏王。意中動靜氣得行,道自持我神明光。晝日昭昭夜自守,渴自飲漿飢得飽。經歷六腑藏卯酉,轉陽之陰藏於九,常能行之不知老。肝之為氣脩而長,羅列五臟生三光,上合三焦道飲漿。精候天地長生道,我神魂魄在中央。精液流泉去鼻香,立於玄膺含明堂,通我華精調陰陽。伏於玄門候天道,近在我身還自守。清淨無為神留止,精氣上下關分理。七孔已通不知老,還坐天門候陰陽,下於喉嚨通神明。過華蓋下清且涼,入清虛淵見吾形。期成還丹可長生,還過華池動腎精。望於明堂臨丹田,將使諸神開命門。通利天道藏靈根。陰陽列布如流星。肝氣似環終無端,肺之為氣三焦起,伏於天門候故道。清液醴泉通六府,隨鼻上下開二耳。窺視天地存童子,調和精華理髮齒。顏色光澤老不白,下于喉嚨何落落。諸神皆會相求索,下入絳宮紫華色。隱藏華蓋通神廬,專守心神傳相呼。觀我諸神辟除邪,脾神還歸依大家,藏養靈根不復枯。至於胃管通虛无,閉塞命門似玉都,壽傳萬歲將有無。脾中之神遊中宮,朝會五神和三光,上合天氣今明堂。通利六府調五行,金木水火土為王,通利血脈汗為漿。二神相得下玉英,上稟元氣年益長。循護七竅去不祥,日月列布張陰陽。伏於太陰成其形,五藏之主腎為精。出入二氣入黃庭,呼吸虛無見吾形。強我筋骨血脈成,恍惚不見過清靈。坐於廬下觀小童,旦夕存在神明光。出於無門入無戶,恬淡無欲養華根,服食玄氣可遂生。還返七門飲太淵,通我喉嚨過清靈。問於仙道與奇功,服食靈芝與玉英。頭戴白素足丹田,沐浴華池灌靈根。三府相得開命門,五味皆至善氣還,大道蕩蕩心勿煩。被髮行之可長存,吾言畢矣勿妄傳。

    印章:
    允明(朱文方印)、祝睎哲(朱文方印)、枝指生(白文長方印)

    釋文二:
    崑山魏誠甫遠謁乞書《黃庭》,此非抱病老人所辦也。誠父意極懇,且欲坐守急囬。遂以六十七歲久疾初間,卻藥執筆,半日間了千三百餘言,可谓老人多兒態矣。自亦不堪屬目,以狥重情而已。覽者若以作字視之,當大咲,況謂臨帖乎?
    丙戌[1526]十月,枝山老樵祝允明記。

    印章:
    祝希喆(白文方印)、枝山祝氏(白文方印)

    鑒藏印:
    馬思之印(朱文方印)、阿任(白文方印)、蔣□(朱文方印)、□□(白文方印)、傑皋氏(朱文方印)、岳枚之印(白文方印)、南樓珍藏神物(朱文方印)、寒中馬思贊鑒藏法書名畫印(朱文長方印)、沈樹鏞珍藏金石書畫(朱文方印)、景氏(朱文圓印)、天眉(朱文方印)、王澍印(白文方印)、若林曾觀(朱文長方印)、秋舫(朱文方印)、曹載奎印(白文方印)、懷米山房曾藏(朱文亞形印)、集虛(白文方印)、佗山鑑賞(朱文方印)、希文父(朱文長方印)、三才私印(朱文長方印)、寒中(白文方印)、馬思贊(朱白文方印)、馬仲安(朱文方印)、金佗岳枚(朱文方印)、揆菴(朱文方印)、思贊(白文方印)、

    跋尾
    題跋一(張鳳翼):
    予嘗見趙文敏所臨《黃庭經》刻本,雖時一露嫵媚,而右軍堂室已稱優入,盖不啻為叔敖之優孟,中郎之虎賁而已。此卷為祝京兆晚年所書,不必點畫惟肖,而結搆疏密,轉運遒逸,神韻具足,要非得書家三昧者不能。第令右軍復起,且當頷之矣。豈獨追踪文敏而已哉?設有好事儒者摹勒登石,以嗣王趙二帖,即以搨本一紙易一鵝,誰曰不可?
    萬曆甲辰[1604]孟冬八日,張鳳翼跋,時年七十有八。

    印章:
    鳳翼(白文方印)

    題跋二(王穉登):
    古今臨《黃庭》者不下數十家,然皆泥於點畫形似、鉤環戈磔之間而已。昔賢所以有脫塹之譏也。枝指公獨能於榘矱繩度中而具豪縱犇逸意氣,如豐肌妃子着霓裳羽衣在翠盤中舞,而驚鴻遊龍徊翔自若,信是書家絕技也。
    太原王穉登書于快雪亭上。

    印章:
    穉、登(朱文連珠方印)

    題跋三(董其昌):
    《黃庭經》宋時已有肥瘦二本,今所傳皆王著摹也。祝京兆兼運以褚河南《陰苻經》正行本,筆意無繩削俗氣,故自佳絕。
    其昌。

    印章:
    昌(朱文方印)

    題跋四(陳繼儒):
    枝指先生草聖獨步,其楷隸左規右矩,法度森嚴,乃知散聖未有不從律師來者,書家宜以此為式。
    眉公。

    印章:
    眉公、一腐儒(朱白文連珠方印)

    題跋五(王澍):
    康熙五十六年丁酉[1717]冬十一月九日,良常王澍、吳門繆曰藻曾借觀一過。

    印章:
    澍、虚舟(朱白文連珠方印)

    題跋六(王昶):
    《黃庭經》不知所自。《道藏》載《太上黃庭內景外景玉經》,謂扶桑大帝命暘谷神王授南岳魏夫人,因以傳世。有劉長生、蔣慎修、梁邱子三註,今梁註最行。梁邱子盖白履中,《舊唐書》有傳。《雲笈七籤》具載其註,而明藩亦刻入《道書全集》。《內景》凡三十六章,《外景》凡上中下三篇。歐陽文忠公得石刻,乃永和十三年晉人所書,其文頗簡,獨為有理,因而刪正之。今其本亦不傳。而唐宋勒石者甚夥,今皆不可見矣。予常考此經,黃素真蹟,萬歷時藏於吳敬堂,刻於王氏欝岡齋者,乃《內景經》。王氏跋稱,朱[米]氏《書史》謂:「是六朝人書,無唐人氣格。」趙魏公謂:「飄飄有仙氣,乃楊羲、許翽舊跡。」王氏因引《真誥》以實之。經後無右軍題識,則內景實為楊、許書也。文氏停雲館刻《外景經》既刪去「老子閑居作七言,解說身形及諸神」二句,又以「上有關元」七言二句作四言句,後有「永和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山陰縣」,寓意歐公所見晉人書即此《外景經》與?抑右軍所書《內景》久已亡軼與?然《外景》猶是上中下三篇全文也。若董氏刻戲鴻堂僅取《內景經》「上清」、「上有」二章,其第三「口為」章錄至「登廣寒」而止,又割其末「沐浴」章「十讀四拜」下十二句以足之,斯繆妄之甚者矣。此本為祝希哲書。希哲人儻䓪,書法尤狂縱,而楷法謹嚴古憺。出力藏稜如此,盖以鍾王書法行之,是希哲法書中絕無僅有者,良可貴也。世人論《黃庭》,於右軍、楊、許,往往至聚訟而不審所書《內外景》本各不同,故攷之如此。且文、董所刻遺落顛倒,後人轉輾摹勒,益失其真。而此僅數字不同,設有好事者勒之貞石,以繼楊、許、右軍之後,豈非蓺林中增一墨寶哉?嘉慶七年[1802]仲春望日,述庵居士跋,時年七十又九。

    印章:
    王、昶(朱文連珠方印)

    題跋七(曹載奎):
    此冊吾友王沅香所藏,知余愛甚,慨然持贈,雖寶而秘之,特不知與余有幾時緣耶?道光壬寅[1842]六月三日,秋舫曹載奎識。

    印章:
    曹印、載奎(白文連珠方印),三祝吾廬(朱文方印)

    題跋八(張廷濟):
    作書須傳出書中之神,神惡乎在?寫《樂毅》則情多拂鬱,《書畫贊》則意涉瓌奇,右軍所以清真也。枝指生此蹟,雖非規髣山陰,然已得恬懌虛無,意涉樂方,笑言哀己,歎下筆正不易易。
   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[1844]六月廿四日,為
    秋舫先生書所藏本之後。
    嘉興弟七十七歲老者,張廷濟叔未甫。

    印章:
    廷濟(朱文方印)、張叔未(白文方印)

    題跋九(成沂):
    枝指老人深得山陰內擫之法,宜乎草入能品,吾於此嘆觀止矣。雖晚年退筆,神似而非形似,惟意味深遠,莫可端倪,夫豈尋常眼孔所能窺其堂奧也哉?辛未[1871]夏五,芝青成沂跋。

    印章:
    成沂之印(白文方印)、止青子(朱文方印)

    鑒藏印:
    天眉(白文長方印,兩鈐)、錢立羣氏審定真蹟(朱文方印)、中安(朱文方印)、馬思之章(白文方印)、揖甫心賞(朱文方印)、子清所見(朱文長方印)、南樓(朱文方印)、馬寒中印(白文方印)、馬二郎(朱文方印)、雙連理齋(白文方印)、壺盧山館(朱文長方印)、長洲王時新月軒氏藏(朱文方印)、立羣審定(朱文長方印)、靜孝□□(朱文方印)、出處依稀似樂天(白文方印)、月、軒(朱文連珠方印)、高陽李氏考藏(朱文長方印)、秀松堂鉴藏印(朱文長方印)、符曾經眼(朱文方印)、吳文玉裝(朱文長方印)

    裱邊
    鑒藏印:
    清鑒貴要(白文長方印,兩鈐)、子清所見(朱文長方印,三鈐)

    布套
    鑒藏印:
    懷米山房曾藏(朱文亞形印)、三祝吾廬(朱文方印)

    木匣
    陰刻題跋:
    祝京兆書黃庭經。

    陰刻印章:
    秋舫鑒定(方印)、懷米山房曾藏(亞形印)、三祝吾廬(方印)

    著錄
    1.  (明)王穉登:《處實堂集》
    2.  (明)張丑:《清河書畫舫》,卷十二上,葉三十八至三十九。
    3.  (清)倪濤:《六藝之一錄》,卷三百六十七,葉二十至二十一。
    4.  (清)卞永譽:《式古堂書畫彙考》,卷二十五,葉四十三至四十四。
    5.  (清)孫岳頒:《佩文齋書畫譜》,卷八十,葉三十七。
    6.  劉正成、葛鴻禎編:《中國書法全集49-明代編,祝允明》,北京:榮寶齋,1993年,第333頁。

    藏品介紹
    祝氏傳世五本《黃庭經》:1,成化丙午(1486年)本;2,弘治庚申(1500年,現藏美國華盛頓博物館)本;3,正德庚午(1510年,現藏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)本;4,磁青箋泥金書本(1520年);5,「嘉靖丙戌(1526年)昆山魏誠甫乞書本」(即此近墨堂藏本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