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陳淳    山前曉景詩畫卷
  • 陳淳    山前曉景詩畫卷
  • 陳淳    山前曉景詩畫卷
  • 陳淳    山前曉景詩畫卷
  • 陳淳    山前曉景詩畫卷
  • 陳淳    山前曉景詩畫卷
  • 陳淳    山前曉景詩畫卷
  • 陳淳    山前曉景詩畫卷
  • 陳淳    山前曉景詩畫卷
  • 陳淳    山前曉景詩畫卷

陳淳 山前曉景詩畫卷

  • 藏品類型:
    繪畫 - 書法
  • 作者:
    陳淳(1484-1544)
  • 年代:
    明(癸卯[1543])
  • 裝裱形式:
    手卷
  • 材質:
    水墨設色紙本
  • 尺寸:
  • 藏品編號:
    3033. hs
  • 內容:

    引首
    題跋:
    晴江丹嶂。溥儒。

    印章:
    溥儒(白文四靈方印)、省心齋(朱文橢圓印)

    鑒藏印:
    潮陽陳昌蔚珍藏(白文方印)

    前隔水
    鑒藏印:
    陳氏珍藏(朱文長方印)

    本幅(畫)
    印章:
    道復(朱文長方印)

    鑒藏印:
    御賜清韻堂(朱文雙龍長方印)、黃君寔■■■■■印(白文方印)、嚴荄(白文方印)、潘延齡印(白文方印)、吴氏坳徑珍賞(朱文方印)、嚴根復(朱文方印)、泉齋欣賞(朱文方印)、潘佩裳鑒賞章(朱文長方印)、曾藏潘健盦處(朱文長方印)

    本幅(書)
    釋文:
    《胥江雨夜》
    何處問通津,行遊及暮春。相依不具姓,同止即為隣。細雨青燈夕,無心白髮人。明朝還汎汎,萍梗是吾身。

    《過橫塘》
    窅窅橫塘路,非為汗漫遊。人家依岸側,山色在舩頭。舉目多新苐,經心只舊丘。孰知衰老日,獨往更無儔。

    《山居》
    暮春來壟上,竹樹儘縱橫。過雨禽聲巧,隔雲山色輕。草堂容病骨,茶碗適閒情。好去收書劍,居然就此耕。

    《過橫塘有感》
    橫塘經歷慣,此日倍傷神。風景依俙處,交遊寂莫濱。歲華忙裏老,踪跡夢中陳,壽夭各由命,誰能謀此身?

    《山居二首》
    山堂春寂寂,學道莫過茲。地僻人來少,溪深鹿過遲。炊粳香入箸,瀹茗碧流匙。從此逍遙去,長生安可期。

    自小說山林,年來得始真。耳邊惟有鳥,門外絶無人。飲啄任吾性,行遊憑此身。卻憐三十載,何事汨紅塵。

    《秋日復至山居》
    不到山居久,烟霞只自稠。竹聲兼雨落,松影共雲流。且辦今宵醉,寧懷千歲憂。垂簾一趺坐,真覺是良謀。

    《遣興一首》
    山堂棲息處,以与世相違。竹色浮杯綠,林光入坐緋。欲行時索杖,頻醉不更衣。日夕陶陶爾,知為吾所歸。

    《枕上》
    獨眠山館夜,燈影麗殘釭。雨至鳴欹瓦,風來入破窓。隔林羣雉鴝,何處一鐘撞。展轉竟無寐,愁心殊未降。

    《對雨》
    吾山真勝境,一坐直千金。世事自旁午,人生空陸沉。利名緣已薄,丘壑痼逾深。風雨忽然至,尤能清道心。

    《出山居有感》
    偶出吾山去,遂得塵事覊。忽忽竟旬日,遙遙如歲時。松楸誰作主?狐兔將為期。寄語謝諸彥,此情良可悲。

    吾故居在陳湖之上,而先壟在白陽山。相去七十餘里。今年乃有事於山中,往來得詩數首,此素卷隨行久矣,一日,乘興作圖於前,蓋山前曉景也,因錄五言近體於卷尾,以請教於大方云。癸卯[1543]十月望後,山人陳道復志。

    印章︰
    陳氏道復(白文方印)、復生印(白文方印)道復(朱文長方印,騎縫四鈐)

    鑒藏印:
    君寔(白文方印)、嚴荄印(白文方印)、□畲父(白文方印)、泉齋欣賞(朱文方印)

    跋尾一
    題跋(文徵明):
    陳道復畫,不好模楷而綽有逸趣,故生平所製,無一點塵俗氣,此卷尤其合作者。吳中少年不勝家雞之賤,余得其片楮,未嘗不磅礴竟日也。

    徵明題。

    印章:
    文徵明印(白文方印)、徵仲(朱文方印)

    鑒藏印:
    項士端印(朱白文方印)、黃君寔鑑定真蹟(朱文方印)、方鼎肖形印、項士端清翫(白文)、佩裳鑒定識者寶之(朱文兄方印)、根復(朱文方印)

    跋尾二
    題跋(英廉):
    昔聞鄭廣文,亦稱趙承旨。能事非一端,妙絕在人齒。海岳峙其中,豪素益清綺。俯仰一千年,傲睨二三子。何來一束縑,烟雲盪胸起。林壑欝蒼茫,積靄泛遠邇。逸氣發天機,頺唐皆妙理。欣賞摹古香,誤辨大小米。紙尾墨淋漓,踈縱固所骵。古籐挂喬木,神虬躍江水。新詩正復佳,一字更(平)伐洗。綺語一掃空,誰得矜圓美。山人愛山居,學古期得髓。于玆良不凡,十指萃風雨。世恒重寫生,一斑聊復尔。豈知獅搏象,全力具乎此。悠悠古今人,樹幟若秦楚。庶幾成一軍,無為隸卒伍。得筆顧得墨,有人貴有己。起問襄陽翁,咄咄逼人矣。

    癸巳[1773]九日,籜石老友偕諸君過獨往園,登高耦堂,從其友人處携此卷來同觀。畫書詩皆佳,當為白陽滿志之作,跋尾處固已自見大意,然實可愛玩,人固無奈之何也。耦堂屬為識之,爰題二百字于後。竹井老人英廉書於浮嵐暖翠閣中。

    印章:
    夢堂(白文長方印)、竹井老人(朱文長方印)

    跋尾三
    題跋一(林熊光):

    白陽山人寫山水,初以叔明、子久為法,後參以大小米、高房山,然不作傚顰學步,乃另闢蹊徑,超脫絶俗。行草亦遒勁有法,且工詩,稱「三絶」。
    昌蔚鑒家出示是卷,寫《山前曉景圖》,後錄自作五言詩,可謂「三絶」併俱。余見山人遺迹多矣,當於此嘆觀止焉。

    癸巳[1953]秋日,朗庵。

    印章:
    朗盦(朱文方印)

    題跋二(陳定山)︰
    余每見陳沱江畫山水,以為高簡冷逸,有子敬勝父之譽。今見白陽此卷,始知沱江仍出家學。羲之醉時亦非子敬所及,家雞野鶩之喻,可以參較。此當是白陽早作,後遂不復尔,故衡山跋語亦有此喻,而畫品特高,宜不為時人所喜。

    昌蔚吾宗寶之。乙未[1955]人日,定山。

    印章:
    定山(白文方印)

    題跋三(易君左):
    六法宗黃鶴,千秋重白陽。此中藏妙趣,于外見文章。曉日多奇氣,春山祇淡粧。江南如有夢,夢亦繞橫塘。

    昌蔚兄囑題。戊戌[1958]秋,君左

    印章:
    易君左(白文方印)

    題跋四(溥儒)︰
    世稱懷素書以澹古為宗,元明諸賢山水亦變唐宋絜矩,用筆簡古,樹石有類篆籀,藏鋒歛穎,益見高妙。明時惟沈啓南、陳白陽精擅此法。余舊藏白陽山人《虎邱圖》,用筆出入黃鶴山樵、大癡,蒼古俊逸,與此卷用筆設色皆同。況有詩翰繫於卷尾,宜後之人寶此同圭璧也。戊戌[1958]十月,偶客曼谷,邂逅

    昌蔚先生同此卷,屬題,敬識數言,以志墨緣。

    西山逸士溥儒。

    印章:
    溥儒(白文四靈方印)

    題跋五(饒宗頤):
    平生所見白陽山水卷,以此為最。行條理於粗服亂頭之中,始欲敻絕成虧,有參天地而一成純之概,無怪文衡山磅礴竟日也。癸卯[1963]重陽迻舟蒞曼谷,昌蔚兄出示,把翫無斁,爰題數語於末。饒宗頤。

    印章:
    宗頤(白文方印)

    題跋六(熊式一):
    白陽片楮舉世所珍,此幀《山前曉景》,淡雅脫俗,後附詩跋,適成三絶,复加文評,尤堪寶藏。

    昌蔚仁兄方家得此珍品,令我一飽眼福,不勝欣幸之至。乙巳[1965]新秋,熊式一題於泰京。

    印章:
    熊式一(朱文方印)、逸齋翰墨(白文方印)

    題跋七(臺靜農):
    白陽山人於嘉靖年間,以德行文藝馳騁於文衡山、沈石田諸老間。今觀所作《山前曉景圖》,高簡淡逸,癯而實腴,如讀陶公詩,令人翫味不已,是能別樹一幟者。辛亥[1971]春,昌蔚兄屬題,靜農。

    印章:
    臺靜農(白文方印)

    題跋八(江兆申):
    石田翁有米敷文《大姚村圖》,後為白陽所得,故白陽山水好作米家景。此卷行筆簡秀,乃是文衡山一路,惟筆意稍放耳。署年癸卯,白陽行年六十二,未幾即下世。衡翁跋語是白陽溘逝後所為也。白陽祖父成齋先生,與沈石田、文溫州為至好,石田畫中欵稱玉汝者,即成齋之號也。衡山是溫州次子,故白陽于衡山乃世交下輩,又不僅師生也。衡山謂白陽云:「我與道復童子師耳。書畫渠自有家數。」揆其旨趣,未必便喜白陽書畫。然此跋盛稱之,盖死生異路,遂改其素意耳。至于白陽畫,壽承兄弟固極喜之。一日,昆仲同訪陳湖,休承求白陽畫,白陽云:「能為我作一日留,便為君拂紙素。」於是飲酒歌彈,明日休承得《墨卉卷》。休承云:「若言道復畫不佳,則實無此理。若言其佳,則人固皆如此言之,故我欲無言也。」故衡山之於白陽,年輩異而賦性亦自不同也。師生責善,實不足以減道復之高。

    昌蔚兄秘笈中有此,不禁為之雀躍。壬子[1972]新正三月來過,我言如是,因屬為書之,歸來亟為書此,故文理散亂,漏誤滿幅,此不僅有愧於昌蔚,抑亦深負於白陽也。兆申。

    印章:
    江兆申印(白文方印)、椒原浪墨(朱文方印)、淵默(朱文橢圓印)

    題跋九:
    徐青藤云:「道復花卉豪一世」,實則其山水亦然。拙卷五十年前臨摹一遍,今并此本均歸林霄先生收藏。白陽行筆高曠,拙製未得其萬一,坿記於末。辛卯[2011],選堂。

    印章:
    饒宗頤印(白文方印)、選堂(朱文方印)

    鑒藏印:
    陳昌蔚印(白文方印)

    包首
    題簽:
    明陳道復《山前曉景圖》。壬辰秋月,華士巽署。

    印章:
    士巽(白文)、繹之(朱文)

    著錄
    1. 陳葆真《陳淳研究》(台北:國立故官博物院,1978),頁105。
    2. 蕭平《陳淳》(長春:吉林美術出版社,1996),頁118。